ZIRI动态 通知公告
金属有机框架“孔工程”助力金属离子电池与超电容应用
2021.06.21

金属有机框架(MOFs)材料具有丰富可调的化学组分,有序的微/介孔结构,以及均匀分布的化学活性位点。得益于此,其广泛应用于分子吸附,分离和催化等领域。近年来,伴随社会对能源储存与转换的巨大需求,MOF基材料的研究热点也逐渐向电化学储能(EES)等领域延伸,但其应用常受制于低导电性、低稳定性及构效关系模糊等问题。近日,港大浙江研究院先进功能材料实验室的郭正晓教授团队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杂志以“孔工程”理念为指导,系统总结了MOF基材料孔结构/化学的设计方法,以及MOF基材料在电化学储能领域(金属离子电池、超级电容器)的最新应用进展 (链接见后)。

image.png 

图1. 文章特选为本期杂质的封底

MOFs基材料的孔设计

综述将孔设计分为孔的化学与结构设计两部分进行梳理。

对于MOFs,在孔化学方面,介绍了如何通过对金属节点与有机配体的分别设计,改善MOFs的热/化学稳定性、提高电导率、实现特定功能等。在孔结构方面,分别从微孔、介孔、大孔出发,探讨了相关的设计策略,如孔分隔、配体增长、后处理、缺陷工程、控制组装(凝胶/3D打印)等方法。

image.png

图2. MOFs的孔设计策略

 

对于MOFs衍生物,在孔化学方面,回顾了不同化学组成的MOFs衍生物的制备方法,着重强调了原料与热解条件的重要性。在孔结构方面,从孔尺寸分布、比表面积、结构单元维度等几点阐述了相应设计方法(如热解条件控制、活化、模板法、可控刻蚀等)。

 

MOF基材料在电化学储能方面的应用

从孔化学与孔结构两方面,讨论了MOF基材料在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、金属离子电池(锂/钠/钾离子电池)电极材料、金属离子电池固态电解质方面的设计实践。在超电容方面,主要以比电容、倍率性能、稳定性作为器件指标;在金属离子电池方面,分为阴极材料与阳极材料两部分,以比容量、倍率性能、首圏库伦效率、稳定性作为器件指标;在固态电解质方面的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,主要讨论了材料的离子电导率、金属离子转移数两项指标。

通过将器件性能指标与MOF基材料的孔参数进行关联,对相关构效关系进行了简单分析。初步结果表明,MOF基材料作为超电容与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时,其性能与化学组成的关系更密切或更为明确。相对而言,MOFs比MOFs衍生物的构效关系更清晰。

 

展望

目前,MOFs及其衍生物的可控合成已较为成熟。但是,MOFs研究群体与电化学储能研究群体间的鸿沟,导致MOF基材料在EES领域的应用出现很多问题。例如,很多设计精巧的MOFs并未能应用于EES;某些MOF基材料在EES领域的工作未瞄准领域的关键问题,所采用的测试方法或给出的参数不合适或不全面;构效关系尚不明朗,阻碍了孔的靶向设计。因此,这一领域需要跨学科研究者的通力合作,从而促进MOF基电化学储能材料的高速发展。

 

论文信息:

image.png










https://www.onlinelibrary.wiley.com/doi/abs/10.1002/aenm.20210015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