能源动力
能源动力
纳米流体与热能工程实验室 先进功能材料实验室 地球与环境实验室
团队介绍

纳米流体与热能工程研究所所长由王立秋教授担任。通过五年的努力,组建起了一个由五位教授领衔,包括34位博士生,42位硕士生及76位研究助理的大型研究团队。


五年间,研究所所有工作人员同心协力,按计划实施研究所的硬件配套建设、开展诸多科研项目,取得了一系列学术进展。相关成果获得了多项国内国际大奖,并获得了国内外80余家媒体广泛关注和报道。研究所还与多家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,并与诸多知名企业开展合作。


目前整个研究所的研究方向已经涵盖了结构热力学构型优化技术、纳米流体技术、微流控液滴技术、非线性计算技术、电化学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、微纳尺度加工及其应用技术等。研究所在学术领域开拓进取的同时也十分注重研发成果的实际应用。通过产学研结合,研究所构建了一个多学科交叉,理论与实验并举的研发、转化平台。

0
位教授领衔
0
位博士生
0
位硕士生
0
位研究助理
团队介绍
首席科学家
首席科学家
王立秋
王立秋教授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,现任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系终身…
Read More

王立秋教授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,现任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系终身教授,香港大学浙江科学技术研究院纳米流体与热能工程研究所所长、首席科学家,浙江省“千人计划”学者。王教授多年来在加拿大、中国/香港、新加坡及美国等地大学从事热能动力工程、能源与环境、传递现象、纳米技术、生物技术和应用数学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;在这些领域出版了10部学术专著,发表了320余篇科技论文。专著论文被学术同行广泛引用。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共获包括香港科学基金项目、香港大学科研基金项目、中国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、中国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在内科研项目共计50余项。参与了由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丁肇中教授主持的阿尔法磁谱仪(AMS)大型国际合作项目,承担其热控系统的研究、设计及制造。

王教授曾应邀作过26场国际学术会议大会主旨报告,担任《传递现象进展》年鉴系列主编、《当代纳米科学》副主编、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《传热学杂志》纳微尺度传递现象专刊、《纳米尺度研究通讯》纳米流体专刊和《机械工程进展》年度纳米流体传热专刊特约编委,以及另外十六个国际期刊编委。

王立秋教授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,现任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系终身教授,香港大学浙江科学技术研究院纳米流体与热能工程研究所所长、首席科学家,浙江省“千人计划”学者。王教授多年来在加拿大、中国/香港、新加坡及美国等地大学从事热能动力工程、能源与环境、传递现象、纳米技术、生物技术和应用数学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;在这些领域出版了10部学术专著,发表了320余篇科技论文。专著论文被学术同行广泛引用。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共获包括香港科学基金项目、香港大学科研基金项目、中国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、中国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在内科研项目共计50余项。参与了由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丁肇中教授主持的阿尔法磁谱仪(AMS)大型国际合作项目,承担其热控系统的研究、设计及制造。

王教授曾应邀作过26场国际学术会议大会主旨报告,担任《传递现象进展》年鉴系列主编、《当代纳米科学》副主编、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《传热学杂志》纳微尺度传递现象专刊、《纳米尺度研究通讯》纳米流体专刊和《机械工程进展》年度纳米流体传热专刊特约编委,以及另外十六个国际期刊编委。